Frivolity: How to Get a Path#

路在何方#

(晚上无聊逛公园,记录一个无聊的小思考。)

我在公园里迷路乱走,发现路迂回曲折。忽然想起鲁迅先生的话:“世界上本没有路,走的人多了,也便成了路。”不过似乎公园里的草坪没有人走出来的路嘛,只有铺好的混乱的石板路。曾有故事说园区设计路线,结果设计师全部铺满了草坪最终人们自然走出了路——很难令人信服——一块巨大的草坪显然只会成为像光草一样的野餐好去处。或者证明了人尽皆知的两点之间直线最短罢了。

仔细思考一下,“成了路”的条件似乎不少,一是“本没有路”,至少人要走或另辟蹊径的地方本没有路(废话);二是“走的人多了“。

这看上去是个有用的条件。首先我们需要大量的人,参与或必须经过(公园当然没有这么多人)。其次是人的同质性。大家都会用同样或类似的标准规划自己的路线,因而产生重叠。我想这两个条件很重要——试问真的所有市场的自发均衡都达到福利最优了吗?

这里已经指出了另一个问题:大家规划路线难道仅仅根据自己吗?从众的影响不可忽略。如果一览无余,那么大家都是极好的数学家(人们去向不同、各类直线都有的话最后只会成为光草或者光秃秃的草坪)。可是公园有各种建筑,有遮挡——大部分人不能很好的预知接下来的地方是什么样的——大家倾向于模仿,或参照已有的东西。这看上有一股辩证的味道,我们需要把控一个规划的东西到何种程度呢?

这里甚至有更多隐含的条件。人走过的路应该变得更加好走才对。走草坪要有成本(比如不喜欢把脚踩入毛扎扎的有许多蚊虫的草地中)。甚至还有人改变习惯的成本(反作用值得注意)。那么“成了路”仿佛正是极化的表现,就像垄断厂商具有的规模经济一样。 如果极化带来了实切的危害,那么有可能会限制路线(管理员Sherman立了一块牌子“这边要被踩秃啦”)或提前铺好石板路——就像计划经济、计划配置那样。